文/金平仁
第七届香港特区立法会首次会议12日举行,这是香港特区完善选举制度后选出的立法会首次会议,标志着“爱国者治港”翻开了崭新的篇章。果然,在这次会议上,立法会议员向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提问的问题“火药味”十足,一点也不客气,不照顾行政长官的面子,问题敏感尖锐,涉及到香港政治、经济、社会的方方面面。行政长官和立法会议员都是爱国者,双方应怎样互动?是赞扬还是监督?会议显示出香港行政立法的“一国两制”特色。
议员们的问题林林总总,首先就是批评林郑月娥及政府官员在防疫问题上“自我感觉良好”。陈凯欣议员在疫情防控的问题时指出:“爆发的原因和源头其实是很明显的,可惜特首和一众防疫官员仍然自己感觉良好”。她建议港府推出最严厉的防控措施,并要求林郑月娥“希望在农历新年前的这个情况,你都把握时机回应我。”周小松议员说:“特首,年关将至,我想问你,你有没有打算为这些受到你快、准、狠的防疫措施所影响的工友,提供一些直接的现金资助,以助他们渡过难关?”
二是代表市民直接要求政府道歉。田北辰议员提出自己代表广大市民“善意地、诚恳地向你和政府表达强烈的失望和不满。”他尖锐地指出“你们继续允许货机机组人员执行一套形同虚设的‘自律家居隔离’,连电子手环也不用配戴,结果让病毒走入社区,爆发第五波疫情”。田北辰问林郑月娥:“你会否代表在监察方面又再作出让步,即基本上是监管不力的部门,向全香港市民道歉?”
三是质疑政府处理疫情的能力。李世荣议员指出:虽然政府今次果断宣布收紧防疫和社交距离等措施,但至今未能肯定可截断社区传播链,令社会广大市民一同受罪。行政长官,现时社区人心惶惶、检测“大排长龙”、市民争相接种疫苗;收紧防疫措施令百业受累,市民生计受损。他问;“在这波疫情下,政府有否足够能力处理?”梁文广议员说,刚才行政长官表示知悉市民对于现时情况的不满和气愤,“我想问行政长官,政府会否有机制可以在暂时没法‘通关’的情况下协助他们,而政府和市民又可以如何配合,以尽快达致控制疫情和尽快‘通关’?”
四是希望政府改进具体工作。卢伟国议员要求林郑月娥作出承诺:“相关政策局和部门会有序地推出相关建设和其他基建工程,并加强人力资源的预测和规划,以免工程界重复陷入‘一时做死、一时饿死’的恶性循环?”姚柏良议员问行政长官:“如何透过疫情‘空窗期’,加快筹备设立文体旅游局,整合各政策局辖下的资源,为疫情后重振旅游业做好准备,为业界苦撑下去提供信心和动力?”陆颂雄议员指出:若行政长官只以“防疫抗疫基金”4.0作为蓝本,市民未免会很失望。“若你以上一次的标准去做,会予人感觉是‘救市不救人’,打工仔会认为不公平。张宇人议员告诉行政长官:“我们的饭盒供应商好像旅游业一样,其实‘冰封’了两年,一直都没有措施援助他们,一直都‘无饭开’”。他希望局长和司长会在这方面关顾一下饭盒供应商。并希望特首平衡疫情和经济,“上一个星期她快、狠、准地立即关闭,我亦希望她今次亦快、狠、准地放宽,起码可以营运晚市。”
五是政治问题,如要求林郑月娥就二十三条立法问题提供赶时间表等。叶刘淑仪议员提出:“刚才我听到行政长官提及将会提交的法例中,有关国家安全的条例排序很后──你应该是先说《版权条例》──行政长官可否为我们提供时间表,何时可以进行谘询,以及条例草案的草拟进度如何?”林健锋议员问:“特首,你从事公务41年,现时这个社会与以前不相同,你觉得哪一方面的政治人才是最需要的?是否要有足够的政治敏感度?要严守纪律可以带头作为示范作用?”
议员们还提出了很多问题,这些问题不可谓不尖锐,其中不少都对特区政府的工作进行批评,但林郑月娥都心平气和,一一作了回答,做不好的,接受批评;需要改进的,承诺交有关部门跟进;回答不了的,表示让政府有关部门研究。新选举制度实施后,香港社会对第七届立法会议员寄予厚望,希望他们努力回应社会发展新要求和广大市民新期待,当好民意代表者;有力破解影响香港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突出问题,当好良政善治的推动者。应当说,这次会议是香港特区行政与立法互动的一个好的开始。